基本原则:力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,实现先进的思想性、科学性和艺术性的高度和谐统一,是内容设计的基本原则,也是艺术形式设计的基本原则。而这种统一只能从陈列效果中体现和检验。
为了实现以上原则,艺术形式设计应该首先达到以下几点要求:
一、创造一个良好的展出与参观环境
展出环境,首先是博物馆的建筑,其次是博物馆的陈列设备。一般的博物馆展出方式有三种:一种是封闭式,文物标本与观众严格分开;一种是半封闭式的,观众可以接触一部分实物展品;一种是全露式的,观众可以直接接触展品,有亲临其境的感觉。或者以上几种穿插使用。但无论什么展出方式,首先都要在平面上做合理的安排。展出的内容与展品的多少,要和展出的面积、展线的长短相适应,要疏密得当,便于参观。面积的分配、平面的布局与参观路线,既要考虑内容的需要,又要考虑到观众的参观方便和人流的畅通无阻,避免走回头路。在空间和立面的安排上,要考虑到空间的充分利用,与空间使用的变化与统一。展品布置的高低上下限,要适应与观众参观时的视角范围。要尽可能减少观众参观时的疲劳。展品与展品、组与组、单元与单元、部分与部分之间都要有合理的空间间隔,以便使内容眉目清楚,并且使观众有短暂的休息,减少参观的疲劳。要正确地运用采光,不仅能使观众清楚地看到展品,而且能造成最佳的展出效果。要尽可能地减少炫光造成的干扰,或光源对观众的直接照射。要考虑空气的流通以及温度、湿度的适宜,排除各种不必要的声音干扰和视觉干扰,从各方面努力创造一个良好舒适的展出与参观环境,使观众的注意力能比较轻松自然地为展出内容及展品所吸引。
二、正确地理解展出主题与展出内容
正确地理解陈列主题和内容,是搞好陈列形式艺术设计的关键。因此要与内容设计人员充分交换意见,交换设计思想,统一认识。一个部分,一个单元往往只适合于突出一个中心内容:一个陈列也只适合于突出一个主题。
三、组织好展品,给它们以恰如其分的陈列地位
必须明确博物馆最主要的展品应该是文物或科学标本。复制品、美术创作等副主陈列品不能占过大的比重。它们的数量应该受到严格的控制,特别是文字性展品,更要严格控制。
对于每一件展品如何给予恰如其分的陈列地位,需要逐渐深入分析、研究,根据主题、内容的要求,合理地加以组合。每个展柜、每件实物都要说明一定的问题,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。有观点而没实物的,要靠必要的艺术手法给予弥补。对实物、辅助陈列品、文字说明都要区别情况给予恰当的地位。
从整体讲,要以文物标本为主,从局部讲,在一定条件下,辅助陈列品有时也能起主导作用。同是实物因其表达内容的不同又有主次之分,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。
四、陈列艺术形象要具有准确性、鲜明性、生动性
准确性,一是指表现的思想观点要准确,二是指表达内容要准确,要讲科学性,要有根有据,不能主管臆造,捕风捉影。
鲜明性,就是艺术形象要鲜明,陈列形式要有特点,能使观众有新鲜感,耳目为之一新。
生动性,就是陈列形式要生动活泼,引人入胜,为观众所喜闻乐见。
五、要有自己的艺术风格
在艺术中,有性格的作品才算是美的。中国的博物馆要有中国的艺术特色。不断加以重复的公式化、概念化的陈列形式,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。
六、整体完整统一下的多样变化
陈列形式要求艺术风格的完整统一,也要求统一风格下设计手法的变化多样。缺乏统一风格,陈列就会显得杂乱无章;没有多样变化的艺术手法,陈列就会显得单调呆板,两者都会影响陈列效果。博物馆陈列一定要坚持统一中求变化、变化中求统一的原则,坚持规格设计为主,特殊设计为辅的原则。
七、要富有艺术感染力
除了要求陈列内容必须真实,陈列品精彩,陈列主题思想健康进步,适应观众需要外,从艺术设计方面来说,要求创造感人的艺术气氛,要针对群众的审美心理,选用适应的艺术形式。要留有余地,启发观众的思维与联想。
八、要善于借鉴,勇于创新
博物馆的陈列要努力学习和借鉴中华民族的艺术传统,也要善于学习和吸取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,做到“古为今用”、“洋为中用”。此外,还要特别重视从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,使陈列体现出时代精神,有自己的艺术特色。
陈列形式艺术设计的实现,包括三个方面:①是艺术问题,②是技术问题,③是艺术和技术如何正确体现内容的问题。
第二节
总体艺术设计和部分艺术设计
陈列形式艺术设计包括总体艺术设计和部分艺术设计两部分。大型陈列和展览,总体设计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。小型的陈列展览至少也应该有总的考虑和总的设想。
一、陈列总体艺术设计
整个陈列的总体设计,由总体内容设计和总体形式艺术设计密切结合而组成。
陈列总体艺术设计的具体任务是:①提出陈列艺术设计的设计思想、设计原则和设计要求;②制定《陈列总体艺术设计方案》;③抓好各部分内容表达时的前后左右均衡关系;④处理好各种陈列因素之间的关系;⑤抓好规格设计,掌握好陈列艺术形象的完整统一;⑥抓好艺术质量和工作进度;⑦解决观众参观的环境艺术与室外艺术以及观众参观时需要的设施,如休息椅凳、路标场秩等。
二、陈列的部分艺术设计
具体陈列内容的具体艺术设计,简称具体设计或部分设计。具体是对总体而言,部分是对整体而言,都是指体现实际内容的艺术设计。具体设计又包括场面设计、辅助陈列品设计和柜内设计等。
具体设计是决定陈列内容的艺术形象表达的关键,是达到先进思想性、科学性和艺术性和谐统一,尤其是科学内容与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的具体体现。
进行具体设计以前要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:①掌握陈列的指导思想和陈列原则,熟悉陈列总体设计方案提出的各项规格和要求;②熟悉自己所承担部分的陈列内容,了解陈列内容的难点和学术动态,熟悉反映该部分内容的有关文物标本资料及其它形象材料;③与内容设计有关的人员协同合作,对内容设计角度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要求;④对陈列室现场平面安排、制作施工的材料、技术条件、工艺情况等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,详细地占有材料,掌握足够的科学数据。
1、场面设计
具体设计,在做好以上准备工作后,即可进入场面设计阶段。绘制陈列平面、立面草图,草图基本确定后绘制正式平立面图,通过后绘制施工图。
2、辅助陈列品的艺术设计
辅助陈列品或辅助展品,是指除了文物标本以外的其它辅助性陈列展品,如绘画、雕塑、图标、照片、模型、沙盘、景观、图解等。
辅助展品的艺术设计,要尽可能地简单明确,使观众一目了然,很快能理解所要表达的内容。要规定统一的图例,不同性质的内容,色彩也要有所区分,注意色彩突出的层次区别与效果。
3、柜内设计与文物的艺术加工
陈列是以文物或科学标本为主要展品的。进行柜内设计,要绘制陈列柜柜内设计图,按照实物的形体和尺寸大小,按比例绘制。
第三节
艺术形式设计的条件和方法
陈列艺术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创作活动,同样具有一般艺术创作的过程,即确定主题,研究主题,搜集和熟悉素材,进行艺术构思,然后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。不同点在于,陈列艺术设计要根据确定的陈列主题和内容进行,要受许多条件的制约,包括:陈列建筑、陈列设备、现有文物标本和现有材料、工艺、技术条件、人力、物力、财力、时间等等,要善于利用这些条件,扬长避短,充分发挥现有条件的优势,努力减少不利因素带来的困难。
一、陈列展出场地的状况,对于陈列展出的艺术效果有很大关系。适合的建筑条件,可以有助于充分地展示陈列主题和陈列内容,有助于艺术设计才能的发挥。
二、陈列设备和陈列用具,可以补充或弥补陈列建筑的不足,为展出创造更好的条件。
三、展品的形体对陈列艺术形式有重要影响。展品所包含的丰富内涵,是艺术形式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,展品的外在形体也关系着陈列艺术效果。
四、充分利用现有材料、工艺和技术条件。要精心选择,最大可能地发挥现有各种材料的优势,并不断探索新的材料、新的技术和新工艺。
五、艺术设计必须有利于保护文物标本的安全。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陈列设备、采光、通风、观众流量、防火、防盗等各种因素。
通常使用的陈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:
1.系统分类陈列法
2.复原陈列法
3.景观陈列法
4.对比陈列法
5.集中陈列法
6.中心陈列法
第四节
一般艺术规律在陈列形式中的运用
陈列艺术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,同样离不开一般艺术规律的指导和规范。在陈列艺术设计中正确地运用一般艺术规律,可以取得更好的陈列效果。
一、形体与空间
二、明暗与色彩
三、质感与量感
四、具象与抽象
五、对称与均衡
六、静止与运动
第五节
博物馆陈列艺术设计面临的新问题
与发达国家相比,中国的博物馆也在发展之中,陈列质量亟待提高。
1.如何从观众需求出发,多办好陈列和展览,吸引更多观众,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
2.装修不能照搬模式,要具备博物馆的性质和特点。
3.博物馆的艺术设计人员必须是高水平的
4.如何向现代化、快捷化、规格化、轻便化发展
5.设计工作如何走向科学化,避免人力物力的浪费
如何提高设计水平
1.要懂艺术、懂艺术规律、不断积累艺术实践经验
2.要懂传统艺术,懂民族形式、民族风格、民族精神和民族气派,学会利用
3.要懂历史、懂考古、懂文物,或相关的科学内容
4.要大量掌握科学的历史形象材料,以利于陈列的形象化表现
5.要懂建筑、懂环境艺术、懂展示设计
6.要懂展览制作,懂与展出有关的新材料、新科技、新工艺
7.要懂陈列中的文物保护、保养和安全与设计的关系
8.要懂电脑及现代化图文处理技术及声、光、电学在展出中的应用
9.要懂导演、善于把握全局、运用一切艺术手段,创作博物馆的陈列艺术语言
10.要懂观众心理,做到喜闻乐见
完
相关链接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